展会策划之超维震撼亮相2014深圳礼品展

催生技职之光 吸引优质新血加入

时间:2022-10-29 15:55

2019年,对台湾技职学界来说,是个悲喜交集的一年。 喜的是,去年可以说是台湾技职的光耀年,在国际大赛频频胜利;技职,成为让全世界看见台湾的一道光。

2019年8月22~27日于俄罗斯喀山(Kazan)举行的“国际技能竞赛”,在两年一届、有“技职奥运”称号的技职界最大盛事中,面对全球63国1354位选手,台湾代表团在56个项目中共夺下6金4银5铜23优胜,打败日本、德国、英国等强劲对手,仅次于中国、俄罗斯和南朝鲜,排名世界第四!

好成绩,吸引更多国人关注技职界的努力。相关比赛影片,脸书一周就获得超过110万次浏览、1.3万次分享,到年底累计总浏览量超过千万。行政院长特别召开记者会,6位金牌得主更获邀参加双十国庆游行,是技职界40年来第一次。

近两年,台湾技职学生频频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大放光芒。

在喀山的国际技能竞赛上,北科大杨婷喻拿下台湾在汽车喷漆项目上的历史首金。环球科大刘峰铭在四年一度的卢森堡世界杯厨艺竞赛获得展示金牌及现场实作决赛银牌。台南应用科大翁女婷则在有“美发界奥斯卡”之称的OMC世界杯锦标赛中,拿下两金一银,更以最高总分获得Leo Passage激励奖,创下近年该赛事台湾选手最佳成绩。

除了个人选手,团队也不遑多让。台科大建筑系、明志科大工设系及树德科大视传系的设计团队,分别在设计界重量级的两大奖“iF设计奖”和“红点设计奖”获得年度最佳奖。目前分别就读台科大机电技优专班及云科大电机工程系的嘉义高工黄柏笙和刘家宏,两人组队拿下首届亚洲技能竞赛机器人金牌。

少子化海啸 统测人数持续下探

技职出头天?情势并没有这么乐观,在亮眼成绩之下,仍覆盖著隐忧。

少子化愈趋严峻,统测报考人数逐年下滑,技职学生快速消退,让学校空有好设备、好师资却还是被迫减招、并系、裁员、退场。

以技职学生来源的统测报名人数来看,近七年来,除了107学年度因为龙年效应少许回升外,其余每年人数皆以数千至上万人次的跌幅消失中。例如108学年度报考人数,就较前一届少了近5500人;与五年前相比,更是少了2.5万人。

图/统测报名人数。

对比每年各校新生人数,少了两万人就足以让10所学校0招生,压得技职科大喘不过气来。

估计这波人数下滑的状况,会持续到117学年度才落底,预估当年新生人数可能仅剩15.8万人,比108学年度的24.2万,足足少了8.4万;等同40多所学校将倒闭。而各界预估的退场危险名单中,技职科大就占了八成。

技术传承中断 三年才能接上

“技职学生今年虽有好表现,但危机仍在,技职根底是技术,技术最重要的就是传承,”曾是国际技能竞赛国手、也是国际暨全国技能竞赛国际裁判员暨全国裁判员长的台北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教授陈殿礼提醒,去年的技职大赛光耀,是台湾技职教育由内而外、一代接棒一代所孕育出的能量;一旦传承中断,眼前的光耀只会变成鹰架上的广告帆布,看似缤纷,但风吹就倒。

“国际竞赛靠的是团队,‘团’就是一群人,‘队’则是有规律、策略的系统,当团与队都到齐,才能打赢国际仗,”陈殿礼指出,在少子化的阴霾下,技职训练一旦因为资源、人员不足而中断,只要断了一年,就需要三年才能重新接上,“传承中断,是目前技职教育最大的危机。”

当传承危机碰上少子化,是否有解?陈殿礼说,少子化几乎无法逆转,但社会大众若能认知技职能有一片天,就可以持续吸引对的人进来;就算人数减少,传承还是得以延续,“这就是为何让大众知道台湾技职的杰出这么重要!”

他分析,如果将一个体系以金字塔结构排列,最底层是劳力付出,支持体系的“人力”就像国手团队中的后勤人员;中间层是提出想法、创造思惟的“人才”,是负责培育、带动整体持续发展的中坚,就像是国手团队中的教练团;最顶端的则是“人物”,可以是运筹帷幄的裁判员长,也可以是国际夺金的选手,是让整个体系被大众看见、吸引更多人想加入的代表与亮点。

以往偏重培育人力 缺乏人物

但过去台湾技职教育的训练,主要都在培育人力与人才,缺乏人物;甚至认为技职是书读不好学生的选择,技职毕业生是台湾产业基础人力的来源,也备受忽视。

对比大学端,当具有影响力的名人成为社会憧憬,就能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例如50年代,李政道与杨振宁拿下诺贝尔奖成为华人之光,让理学院成为台湾学子的第一志愿。80、90年代后,法律系毕业的政治名人辈出,也让法律系成为文组的第一选择。而引领产业趋势的成功创业家施振荣、施崇棠、林百里、蔡明介等人,都是电机系高材生,更让电机系成为当红炸子鸡,热度不坠。

 “技职始终被贴上‘不如大学’的标签,我们要扭转这个印象,就需要更多‘人物’让大家改变观念,”陈殿礼强调,课程创新、产学接轨、毕业即就业,这些提升技职水准的思惟都很重要,但要让技职永续,还需要人物和明星。

去年的技职之光风潮,让技职打开了被更多人重视与憧憬的可能。技职教育已打好基本功,更要做好行销,让生源不断,永续经营。